入境处:香港不会拒绝真人才 但这类申请可能会「卡关」
2025-04-18 香港自由行为把香港打造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本港推出多项措施抢人才。其中,2022年底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实行满两年,不少「高才」需要进行续签,然而有不少人反馈在续签时遇到困难,如只获批两个半月等。对此,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助理处长(签证及政策)翁荣桢日前接受大公文汇全媒体独家访问时表示,部分高才通持有人获续签时间较短的情况的确存在,处方会根据僱佣合约期限或开展业务等条件作出适当决定。他透露,特区政府未来会优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和「一般就业政策」政策,有关详情会尽快公布。
翁荣桢表示,入境处一直积极处理各类人才入境计划的申请。数据显示,由2022年年底推出新的输入人才计划开始计算,截至2025年3月,入境处批出超过30万宗申请,其中约20万名人才已经来港,超过了3年合共引入10.5万名人才的目标。人才陆续入境的同时,他们的家眷也来港落户,累计有超过18万名受养人抵港,「这些外来的优秀人才及其家人可丰富本地人才库,为香港特区作出经济贡献。」
强调续签政策无改动
翁荣桢表示,无论高才通或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就业安排(IANG),续期都要遵循相应规定。高才通及「IANG」续签通常採用「3+3」模式,即每次续签可获批逗留3年。惟他强调这只属一般情况,处理申请时仍要视乎申请人在港的具体就业情况。「我们会看他们的工作情况、业务证明,最后决定审批多长的居留年期。」翁荣桢强调,其实这个做法和政策并没有所谓的「改动」。
高才通的续签审批条件严谨,无论受僱、自僱或创业人士,其薪酬福利、业务情况、对香港经济贡献,及居港时间等因素都会被参考。翁荣桢澄清,所谓「每次必定获批3年」是坊间常见误解,除了部分合资格的顶尖人才可获批逗留6年,3年逗留一直以来都是最长期限。
保险业收入浮动 续签审批更严
对网上流传有部分持有高才通签证/注人士以保险经纪身份申请续签时被拒,翁荣桢表示,保险行业工作情况较特殊,收入可能相当浮动,这些都会令处方在审批时更加仔细,花更多时间去检视相关个案,因此以「卖保险」身份续签,变数的确会比一般其他行业要大。不过,只要在香港有工作、有稳定收入,能提供获批签证需要的证明文件,都不会影响续签申请。
「我们希望便利到真正想要留在香港的人留在香港。」他强调,人才签证(注)对人才从事的行业没有特别限制,任何人只要真正在香港工作、对香港有贡献,入境处都欢迎及希望能尽量帮助他们继续留港工作。
关于人才来港措施,翁荣桢表示,特区政府已推出各方面的「抢人才」计划,未来会优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和「一般就业政策」政策,容许具专业技术资格及经验的年轻非学位专才来港,补足一些特别行业的短缺,希望有关详情会尽快公布。
严格把关 第三方认证报告杜绝「假学历」
过往曾有个案以虚假文书申请签证鳄注,其中涉及黑中介「服务」,为客人伪造学历、工作纪录、甚至税单等等。翁荣桢呼吁申请人切勿以身试法,亦不应轻信中介声称「保证成功」的承诺,强调所有申请均按个案审核,不存在「百分百获批」的情况。
他坦言,过往多年来总会有人「以身试法」,想以虚假文件欺骗处方。入境处对所有申请均严格把关,若发现有人使用虚假资料,必定追查到底,绝不姑息。
自去年6月起,高才通计划的申请人必须提交第三方学历认证报告,仅凭一张毕业证书的申请将不再被接受。即使申请人已获批签证鳄注并抵港,若首次入境时未提交学历认证,亦须在续签时补交相关文件。翁荣桢解释,此举旨在杜绝「假学历」问题,确保所有通过高才通B类或C类申请来港的人士均符合资格。
他提到,去年入境处与警方已就假学历、假文书等案件进行联合调查,其中入境处核查一名24岁学生来港就读的进入许可申请时,发现其涉嫌以虚假海外大学毕业证明报读本地大学硕士课程,最终该生被控一项为取得入境证而安排作出虚假陈述的罪名,被判监17个星期。另有一位涉嫌做出虚假申述及使用虚假文书的来港读硕士女子罪成后被判监12个月,一位持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就业安排签证鳄注的男子在申请续签时使用虚假文书,罪成后被判监18个月。
「我希望各位朋友千万不要以身试法,后果是很严重的。」翁荣桢提醒,任何人向政府作出虚假陈述,均属严重罪行,最高可被判处14年监禁及罚款15万港元。
「先导计划」方便来港参与盛事 至今逾1.6万人受惠
近年,香港特区除了积极推进各项人才入境计划,也在不断优化和推出新举措。「我们一直都希望推出一些便利措施,对所有来香港,无论是工作或者是旅游的所有人士,我们都希望尽快处理他们的申请、帮到他们。」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助理处长(签证及政策)翁荣桢说。
在访客签证方面,翁荣桢介绍,以往来港参与大型活动的访客都需要提前申请工作签证,而特区政府于2022年推出「为来港参与指定界别短期活动的访客提供入境便利先导计划」,这类访客只要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即可免去申请工作签证的手续,在港参与指定短期活动。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202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先导计划已惠及超过16,600名非本地人才,涉及近120个国家及地区,便利各方人才来港交流、参与盛事活动。
该「先导计划」自2024年6月起恒常化,涵盖包括医疗卫生、高等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12个界别,为来港参与指定界别短期活动的访客提供入境便利。近期于启德体育园举行的国际七人榄球赛等大型活动,便受惠于此计划。
更多>>相关阅读
